发布时间:2024-11-12 20:06:34 | 特招生
俗话说“寒窗苦读十年载,一朝成名天下知”。
高考,是所有考生人生当中所要面临的一项挑战,堪称是可以改变命运的考试,每位考生都想着努力学习,争取能够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在家长眼里,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一所好的高中,得到最优质的教学资源,在毕业后能够找到好工作,这样孩子的前途也有了保障。
在国内,每个省的优质中学都集中在省城,最起码也是在市区,各方面师资条件都具备,但是也有一些县级中学非常的优秀,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国内3所实力最强的县级中学,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但是综合实力不容小觑,升学率高,每年也能考出众多清北学子。
第一所:郸城一高郸城县第一高级中学,简称“郸城一高”,位于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是一所实力强悍的县级中学,连续7年来位居全国县级中学第一,知名度非常高,该校有80%的学生来自农村,也有很多留守少年儿童,他们都承载着无数普通家庭改变命运的梦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在高考战场上取得了非常优越的成绩,很多人说它是“寒门学子的福音”。
虽然郸城一高从设施设备和教育教学条件与很多名校无法相比,但是在艰苦的条件下却创造出了的惊人成绩,为河南和全国培养出大批优秀毕业生,每年高考都有40左右个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甚至省状元还花落郸城一高,不得不为此感到骄傲,如今的邯郸市一中已成为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殿堂,走在越来越好的发展道路上,期待它能创造更好的成绩。
第二所:启东中学启东中学位于长江北岸、黄海之滨的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江苏省首批四星级学校、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是江苏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
启东中学虽然在最早不是很出名,但是在90年代奥赛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连续多年斩获了奥林匹克竞赛的国际大奖,成为了与黄冈衡水这些知名中学齐名的县级中学,该学校正是因为培养了大量的奥赛成绩优秀的学生,所以高考升学率也是非常高的,本科上线率达99.7%,凭此有不少的学生进入到了清华北大,但是随着奥赛热度的褪去,加上高考的改革,启东中学似乎早已退隐江湖,走向了下坡路,但是依然是江苏省实力强劲的中学。
第三所:毛坦厂中学毛坦厂中学坐落于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镇,是安徽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学校每年都有上万的人参加高考,规模宏大,而且升学率也是非常高,但是每年也好几千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报名复读,因此被外界称为“亚洲最大高考工厂”,为很多落榜的学长实现了自己的本科梦,堪称是复习生的天堂。
以上就是小匠老师为大家介绍的国内排名前3的3所县级中学,虽然他们教学条件较差,但是实力非常强,大部分升学率高的都是来自于农村的孩子,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优越的成绩,考入清华北大,实在让人感到欣慰。
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呢?欢迎和小匠老师一起分享。
“二哥考上大学啦!”1977年的一天,15岁的二姐拿着二哥大学录起通知书,气喘吁吁地跑回家里。
此时的家里犹如开了一锅粥,左邻右舍闻信赶来,看热闹的、恭喜的把一间土房子挤得水泄不通,大伙七嘴八舌奔走相告,像过年一样热闹。
这一爆炸性的消息瞬间传遍十里八乡,得到消息的二哥百感交加,彻夜难眠,整整三个晚上没合上眼,高兴得睡不着。
二哥荣幸地考上了大学,也是我村自解放以来唯一的第一个大学生,一度成为我们村一颗璀璨明珠,年轻人奋斗的榜样,爹妈在乡邻们面前也特有面子。
二哥比我大10岁,毕业后分配国营461厂先后任财务处副处长、会计师、处长高级会计师。
由于工作出色,2000年调至地区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会计师兼财审部长,武汉市江夏区人大代表。
他的传奇式经历,一度成为乡村美谈。
二哥生于1958年6月,头上一个大哥一个大姐,下面还有三个妹妹,一个弟弟就是我,全
家姊妹7人,加上爹妈和外婆一共10口大家庭。
在人民公社的岁月里,农村家庭条件都过得紧巴巴的,大哥在17岁的时候去当铁道兵了,父亲在陶器厂做窑工,家里的日子勉勉强强。
二哥读书很用工,能吃苦,我家姊妹多家里穷,上初中的时候学费、生活费就开始自己挣,有道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说得一点也不为过。
我们家离陶器厂有两里路,每当学校星期六放假后,二哥匆匆忙忙地赶回家,挑着窑货篮去陶器厂挑次品陶器拿回家修修补补,星期天半夜挑去县城街上卖,一样东西可以赚几分钱,一来一回可以有个一两块钱的收入,那时候在大集体,一个10分劳动力一天才值几毛钱一个工日。
大姐嫁在县城里农村,我们家只要有人上街必到大姐家落脚,晚上睡觉的时候,大姐看到二哥打满水泡的双脚板心疼得掉眼泪,要知道哪时候二哥才15岁还是孩子呀,为了学习文化知识二哥吃尽了苦头。
1975年二哥17岁高中念完,毕业于王寨四中,文化大革命时候高中只有二年,回到生产队当了小队会计,哪时候没有高考,能上大学的是根正苗红推荐去的工农兵大学生。
二哥文笔不错,经常向地区报社及县广播电台投稿,在空余时间不忘学习书本知识,常常在六月三伏天晚上孜孜不倦地看书,蚊子爬满了手背也无从知晓,不知熬过了多少个这样的日日夜夜,皇天不负有心人。
1977年二哥那年19岁,中国人民打倒了“四人帮”恢复了高考制度,二哥的勤奋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我们整个土桥管理区900多人参加高考录取11人,二哥是其中之一,以超出录取分数线50分的成绩,被湖南财会学校录取。
大家可别小看是个中专,在77年中专有多么难考,拿我们老家黄冈师专来举个例子,一般人都是望尘莫急,有的人不知复读了多少年才考上,当年考上黄冈师专的大专生毕业后,全部成了当地县市一中主力军,可想而知。
据资料显示:1977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450万,录取25万人,录取率百分之4.7%。
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整个大队一片哗然,喜庆的消息传遍了十里八乡。
上学的那天,全村人把二哥送到村口,一阵鞭炮响后,乡亲们目送着二哥的背影踏上求学之路的征程。
望着二哥远去的背影,看到妈妈用围裙不停地擦着眼泪,妈妈是高兴不是伤心,哪一年我才9岁上小学三年级。 特招生
特招生(https://www.te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乡村振兴对农村孩子高考有什么好处的相关内容。
乡村振兴对农村孩子高考有以下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