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16 10:56:41 | 特招生
黄埔军校是在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的时期创立的。
1924年中国共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孙中山接受了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议,毅然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即新三民主义。会议期间,孙中山决定筹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地址就选在广州黄埔岛,1924年5月黄埔军校领导机构正式成立。
1924年5月5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入校。926年3月1日,广州国民政府决定改组黄埔军校,合并广州一带其他军事学校成立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在大革命时期,黄埔军校还在潮州,南宁,长沙设立过分校,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政变。并于4月18日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11月,黄埔军校改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并决定前往南京。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建立在新三民主义的思想基础上,是一所新型的军事干部学校,培养了大批的高级军事政治人才。
黄埔军校,初期办学具有特色,分别是,首先贯彻了新三民主义的办学宗旨,把政治教育放在首位,政治教育和军事教育相辅相成。军事方面分为学科和术科两大类,前者主要包括军事理论、军事指挥和现代军事技术,后者包括兵器操练和身体素质的训练,黄埔军校还定期举行军事演讲,介绍军事的新知识,报告和分析各种战役的经过。
其次,实行课堂教学与现实斗争相结合,将学生锻炼成革命军战士。黄埔军校的学员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他们边学习也参与作战。军校学员还积极参加反帝斗争,支持工农运动,帮助建立工人组织,黄埔军校派遣军事政治教员,训练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学员,推动农民运动。
最后,纪律严明,管理规范,从严治校,黄埔军校能够在短期内取得成效,得益于用严格的校规军纪来管理各级官兵和各项事务。
中国共产党在黄埔军校初期倾注大量的人力,为军校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以上就是小编对问题的回答,如有错误,敬请谅解!
说起
黄埔军校
国人绝对不会陌生。黄埔军校在
中国近现代史
上可是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其师生中涌现了大批政治家、将星。然而严格算起黄埔军校到底应该算什么学历,那就比较尴尬了,最多只能算是一个速成培训班,距离大学还有些差距。
黄埔军校的正式名字是国民党
陆军军官学校
。只是因为初期开办于广州
黄埔长洲岛
,才俗称为黄埔军校。因此一般说起黄埔军校,那么就是特指搬迁到南京以前的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的诞生,是
孙中山先生
鉴于以前革命大多利用地方军阀,缺乏自己的
武装力量
,最后因为地方军阀倾轧,革命一直难以成功,所以决心开办一所自己的军校,培养自己的武装力量。正因为如此,黄埔军校的招生首先就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面对有志革命的进步青年。招收的进步青年来源不一,大部分都没有什么从军经历。到了黄埔军校以后很多人不得不学习类似“手榴弹操法”这种原本针对士兵的课程。而且黄埔军校创办比较仓促,师资力量不足,因此早期甚至不分专业,有什么老师上什么课。直到后来才分设了步兵、炮兵、骑兵等不同专业。
更糟糕的是革命形势紧迫,因此黄埔军校的学制很短。这第一期学员1924年5月入学以后,在11月30日就已经毕业,学习时间不过半年。第二期是1924年8月开学,在1925年9月6日学员毕业,也不过是一年的学习时间。第三期是1925年1月到1926年1月17日,第四期是1926年1月17日到1926年10月。我们可以看到这学员在军校学习时间长则一年,短则半年。而当时国内大部分军校是先在陆军小学学习3-5年,毕业以后再去高级军官学校学习1-2年。黄埔军校相比之下,就是一个速成班的档次。
特招生
当然
北伐战争
的结果有些让人意外,一帮速成班出身的黄埔学生把
北洋军阀
打了一个落花流水。这其中的根本原因,是黄埔学生是为了理想而战,他们知道自己成为军人的目的,知道奋斗的目标,为此不惜付出生命。而北洋军阀只是一个利益结合体,对于那些军官来说从军不过是一个职业,没有必死的决心。双方士气上的巨大差距,决定了战争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