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25 00:54:57 | 特招生
哲学强基计划考试内容有:哲学理论内容。
培养方向如下:
(1)采用通专结合、本硕博有机衔接的课程体系。通识教育强化思想引领和核心素养、核心能力培养;专业教育强调宽厚基础、扎实能力,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设置课程和培养环节,突出学习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性。
同时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和发展趋势,提供丰富的特色选修课程,并在高年级打通研究生课程学习,学生在学术导师组的指导下,依据其个性化特征和发展规划构建个性化培养方案,实施学分制管理。
(2)配备国内外高水平师资,全面实行导师制。选聘校内外最优秀的师资承担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聘请高水平国际师资开设全英文国际化前沿课程和讲座。
在培养过程注重大师引领,实施学术导师组和学术导师相结合的学业发展指导制度,同时通过新生研讨课、学术研讨班、学业导师、学术讲座、科研实践、大师工作室等具体举措促进师生互动,引导和指导学生学业发展。
(3)设立研究性学习平台,学生常态化参加研究性学习。每个强基计划专业平行开设若干研讨(研读)班,营造研究性、自主性、开放性、挑战性的学习环境,学生应根据兴趣持续跟踪参加一个研讨(研读)班。
强基计划难度大。
强基计划的难度,根据对于各个高校强基考试的真题的研究和讨论。大部分学校的校考难度略高于高考,大约在于“竞赛一试”左右。可能这个竞赛一试四个字对于没有接触了解过竞赛的同学来说有些难以理解。
那么我们来换一种说法,对于一道考试题目,没有接触过竞赛的同学所能利用的就只有学过的高中基础学科知识,而各个高校的强基考试中都会或多或少的有一些超出高中范畴的超纲知识点。
更为重要的是,没有接触过竞赛的同学,很难具备快速解出这类题目的“数学建模”的思维,而这种思维在考试中是要比知识点更为重要的基础素养。
所以可以说强基计划的考试难度,对于高中期间没有接触过竞赛知识的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有那么一定的难度存在的。但是对于接触过一定时间竞赛学习的同学来说,相当大一部分的题目都是可以顺利解出答案的。
强基计划一般指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干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特招生
“强基计划”的实施是为解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高水平人才紧缺问题,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确定招生的学科专业,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强基计划校考的科目大致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和历史。
具体来说,比如北京大学会按照考生报考专业进行分组,传统高考省份:Ⅰ组和医学组测试内容为数学、物理、化学。Ⅱ组测试内容为语文、历史、政治。高考综合改革省份:Ⅰ组和医学组测试内容为数学、物理,Ⅱ组测试内容为语文、历史。
强基计划校测考什么:
1、主要考笔试+面试:强基计划的笔试主要考查学生对所报学科的基本素养和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辨能力、组 织协调能力等方面。
据统计,多数高校强基计划的笔试分专业进行,目的在于分别测试专业 志向、兴趣特长。例如,报考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考生在笔试中会被考到 数理探究,要求考生运用逻辑思维,调动学科基础知识进行运算。
2、部分高校仅考面试:强基计划面试在高校强基计划选拔中占有较大的权重,统计近三年高校 强基计划考试模式发现,所有高校强基校测均涉及面试测试。
强基计划分数的计算方法:
1、强基计划的总成绩=高考成绩(85%)+校测成绩(15%以内)+综合素质评价成绩。
2、高校考核成绩=笔试+面试+体育测试。
3、如果强基计划采取百分制计算方法:则综合成绩=高校考核成绩(折算成满分100分)*所占比例+高考成绩(折算成满分100分)*所占比例+综合素质评价情况(折算成满分100分)*所占比例。
4、如果强基计划采取直接乘比例计算方法:则综合成绩=高校考核成绩*所占比例+高考成绩*所占比例+综合素质评价情况*所占比例。
强基计划的含义
1、2020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也称“强基计划”。
2、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逐步建立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有效机制。它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同时也集中体现了新高考的改革方向。
3、在浙江,2021年强基计划招生374人,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377人。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在浙招生有三之二左右是通过强基计划,除了这两所高校以外,强基计划不是高校升学主渠道。
以上就是特招生整理的哲学强基计划考什么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特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