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06 01:12:56 | 特招生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计算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02
强基计划有什么作用
强基计划非常适合基础学科突出的优秀考生报考,这类学生如果单靠高考成绩也许无法考上这39所国家高层次的大学,强基计划给予这类考生优惠同时,建设国家的基础学科,达到双赢。
同时强基计划定位在基础学科,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且兼有本硕博连读培养模式,这对基础学科感兴趣的考生或是想走科研路线的考生来 说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03
哪类考生适合强基计划
以下几类考生均符合强基选拔要求:
1、成绩优秀的考生
虽然强基计划入围成绩最低要求在一本线上,但强基计划高校院校层级较高,39所高校全部都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每年高考关注度最高的一批院校,报考这些学校的学生非常多。并且强基计划按照高考成绩从高到低的分数来入围,所以成绩越好,对报考越有把握。
2、对基础学科感兴趣或学科能力突出
对学生来说如果在某一基础学科方面非常感兴趣,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也倾向于基础学科,那么强基计划就是非常好的选择。
3、想冲刺更高水平大学的考生
对于想要上名校并且提前规划的学生来说,报考强基计划的同时兼顾高考,可以增加名校录取机会。从强基计划政策来看,高考成绩是大部分学校入围校测标准(2022年复交南三校调整校测方案),其备考与高考不冲突;从强基计划招考流程来看,校测考试安排在高考成绩公布后,在高考后有一定备考时间,不耽误高考学习。
4、有竞赛奖项的考生
不论是否在竞赛中获得银牌及以上的奖项,拥有竞赛经历,在强基计划中就比没有参加过竞赛的考生有了更大的优势。
(1)竞赛奖项比较高的:获得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五大学科竞赛银牌(含)以上奖项的学生符合强基计划高校破格入围条件;
(2)从各高校近两年校测难度来看,各校强基计划校测难度一般大于高考,清北华五等顶尖高校更是接近竞赛水平,这让有竞赛基础的考生占据了非常大优势,更容易在校测中胜出。
5.有深造打算的考生
强基计划设计本硕博连读培养模式,大多数高校本硕博连读至少需要8年时间,并且不能转专业。需要在高中阶段已经有坚定的兴趣爱好,对于未来有规划,想要进行本硕博连读的学生来说,强基计划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初中强基计划是教育部为提高我国初中教育质量,促进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计划。
1.初中强基计划的背景
我国是一个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大国,初中阶段的素质教育问题也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话题,此外我国现代教育改革之路也愈加成熟,教育信息化逐渐普及,对应的教育政策也需要进一步优化。
2.初中强基计划的目标
初中强基计划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全面实施基础教育普及化、均衡化、优质化和公平化的战略,提升我国初中教育质量和发展水平,从而推动我国教育整体进步。具体细节目标包括开展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探索人才培养路径等多个方面。
3.初中强基计划实施的措施
针对初中强基计划的实施措施,政策制定者制定了一些基本办法,如提高师资力量、拓展教育资源、引导学校科学制定教育教学改革方案、鼓励学生发展特长兴趣等方面。此外,教育部门还会积极引入互联网技术,在课程教学、师资培训、学生评估等各个方面开展“互联网+教育”等相关实践。
4.初中强基计划的效果 特招生
实施初中强基计划现在已经有了显著的成效和值得肯定的地方。此计划推进了我国素质教育总体水平的提高,也推动了我国教育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加强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的整合,使得初中教材逐步更新与整合,质量更有保障;学生素质和能力综合得到提升,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适应未来社会的职业技能。
5.应对初中强基计划的建议
针对初中强基计划,我国未来教育政策的调整需要从多个方向加强角度考虑。一方面要关注当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严重问题,促进教育质量和创新能力提升;另一方面还应更多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传承。通过对国内外教育经验进行比较和借鉴,可以打造更加完善的初中强基计划模式。
以上就是特招生整理的强基计划是什么意思适合哪些考生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特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