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8-20 18:14:52 | 特招生
不同的省份规定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只要户籍移过去3年,户籍学籍满三年的,就不属于 高考移民 了,以陕西省为例,陕西规定户籍学籍满三年,不属于高考移民。
“高考移民”是 中国高等教育 中的特殊现象。由于中国幅员辽阔、考生众多,且各地区之间教育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实行各省、市、自治区分别进行评卷和划定 高考录取分数线 的政策。
部分考生利用各地存在的 高考分数线 的差异及录取率的高低,通过转学或迁移户口等办法到高考分数线相对较低、录取率较高的地区应考,这被称为“高考移民”。
扩展资料
异地高考 政策全国不统一,为高考移民提供了现实土壤。虽然国家层面出台了工作意见,但只是一个宏观政策,由于有关部门未能及时制订可供具体操作的实施细则,导致地方在执行异地高考政策过程中,不仅在实施时间上不统一,而且在具体政策和措施上也不统一。 特招生
各地自选动作太多,也助推了 空挂学籍 的蔓延。要保证异地高考新政,能够兼顾和平衡 随迁子女 与当地考生之间的利益,最大限度地维护 教育公平 ,各地就不能各自为政,而应步调一致。
维护公平的高考秩序,就不能无视高考移民的国际化现象,从新闻中,看到此次上海有关学校明确拒收了“国际高考移民”,但是就全国的范围来看,谁也无法肯定其他地方就没有“国际高考移民”。
因此,有关部门只有面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情势,不断跟进制度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高考移民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对高考移民必须坚持零容忍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符合规定的高考移民更可怕
对总分相同考生采取单科顺序排定名次作为投档顺序。
对总分相同考生采取文史类、理工类不同的单科顺序排定名次,作为投档的先后顺序。但此排序不作为录取的先后依据,录取时高校按照招生章程中的录取规则进行。具体如下:
1、文史类的科目顺序依次为语文、外语、数学、文科综合[高职(专科)排序时为技术]。即总分相同,先看语文;若语文同分,则看外语;若外语同分,则看数学;若再同分,则看文科综合。
2、理工类的科目顺序依次为数学、外语、语文、理科综合[高职(专科)排序时为技术]。即总分相同,先看数学;若数学同分,则看外语;若外语同分,则看语文;若再同分,则看理科综合。
只有总分相同且单科分数都相同时,才视为相同名次;否则总分相同名次并不相同。
根据各高校在各省的录取分数进行排行,貌似很客观——依据的是教育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但其实,也并不客观。
因为从2003年起,我国已有22所大学进行自主招生改革试点(2014年达90所),这些高校在各地的一本录取分数线,是将自主招生学生排除在外的,也就是说,一本录取分数线已不能“客观”反映一所学校录取学生的高考成绩情况。
这一排行榜更严重的问题还在于,用录取分数来对学校进行排行,迎合的是当前以高考分数作为学校重要录取依据的功利价值导向。
舆论对此的解读会是录取分数10强校、100强校之类,这与用高考分数、升学率对高中排行是一个道理。如果一些高校在乎这一排行,就会引导高校关注高考录取分数,将这作为重要的办学政绩。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8日起高招录取分6个批次进行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录取分数排行榜与高考改革背道而驰
特招生(https://www.te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同样的分数怎么排名的相关内容。
对总分相同考生采取单科顺序排定名次作为投档顺序。
对总分相同考生采取文史类、理工类不同的单科顺序排定名次,作为投档的先后顺序。但此排序不作为录取的先后依据,录取时高校按照招生章程中的录取规则进行。具体如下:
1、文史类的科目顺序依次为语文、外语、数学、文科综合[高职(专科)排序时为技术]。即总分相同,先看语文;若语文同分,则看外语;若外语同分,则看数学;若再同分,则看文科综合。
2、理工类的科目顺序依次为数学、外语、语文、理科综合[高职(专科)排序时为技术]。即总分相同,先看数学;若数学同分,则看外语;若外语同分,则看语文;若再同分,则看理科综合。
只有总分相同且单科分数都相同时,才视为相同名次;否则总分相同名次并不相同。
根据各高校在各省的录取分数进行排行,貌似很客观——依据的是教育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但其实,也并不客观。
因为从2003年起,我国已有22所大学进行自主招生改革试点(2014年达90所),这些高校在各地的一本录取分数线,是将自主招生学生排除在外的,也就是说,一本录取分数线已不能“客观”反映一所学校录取学生的高考成绩情况。
这一排行榜更严重的问题还在于,用录取分数来对学校进行排行,迎合的是当前以高考分数作为学校重要录取依据的功利价值导向。
舆论对此的解读会是录取分数10强校、100强校之类,这与用高考分数、升学率对高中排行是一个道理。如果一些高校在乎这一排行,就会引导高校关注高考录取分数,将这作为重要的办学政绩。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