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03 03:15:36 | 特招生
三岔中学由最初的“三岔完全小学校”发展至今天的“三岔中学”,共经历了5次冠名变化。1937年延安方面派徐希平和当地李焕章创建新型学校——三岔完全小学校,为三岔国学之始,这是首次冠名。1939年8月庆环分区在曲子县三岔区设立三岔回民小学。
学校第2次更名是在1946年秋,三岔回民小学和对面河小学合并,称为三岔普通小学。1947年由于自然灾害和解放战争,学校被迫停办,1948年又恢复上课。1949年8月,县人民政府设立第三科,主管教育事业,三岔又恢复完全小学校。
1958年三岔完小附设初中部,成立三岔七中,此为第3次更名。同年又成立了三岔完全大学,但未开设大学课程。1962年撤销三岔的七中,将三岔的七中改名为镇原六中,这是学校第4次更名。1968年学校成立革委会,开始复课闹革命。1969年三、五、六中改为完全中学,设高中部。1984年将三岔、开边两所完全中学高中部改为“农业职业中学”。
最后一次(第5次)更名是1987年,镇原六中改名为三岔中学,一直沿用至今。 三岔中学前身为1937年创建的三岔完全小学校,当时校址在三岔镇高湾自然村高湾园子滩,占地24亩。1937年到1939年8月前,校址先后设在天主教堂(今毛主席长征纪念馆)、蒲河对面李家四合同院内。
1939年8月,庆环分区在曲子县三岔区设立回民小学,校址先后设在老街西头妥家大院和街道东桥头旁的窑洞。
1949年8月恢复完全小学校 ,校址先后设立在天主教堂对面李家四合同院内及黑山台窑洞中。
1953年三岔完全小学校搬迁到三岔对面河。
1954年由对面河小学分班住黑山台。1956年秋季,学生搬到新建高湾园子滩学校(现在校址),占地24亩,共建教室、师生宿舍36间890平方米,均为土木结构平房,部分现仍在使用。
1958年三岔完小附设初中部,在七中成立,新建修窑洞13孔、土木结构平房28间520平方米。
1978年镇原六中小学部搬迁,将12间257平方米的土木结构平房及6孔窑洞划归中学使用。
80年代学校经历了多次兴建(全为土木结构平房),校舍建筑面积达到了2881平方米。
1997年9月,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县财政拨款20万元,三岔、方山、庙渠、马渠、殷家城五乡镇教育费附加筹集38万元修建的三层砖混单面教学楼(1210平方米),有效地解决了学生无处上课的难题。
1999年10月,由中央、省、地、县四级政府投资53万元,三岔、方山、马渠、殷家城四乡镇教育费附加筹集14万元,学校自筹6.7万元修建的义教工程项目——四层砖混单面学生宿舍楼(1440平方米)一幢。
2002年8月和2004年8月,由职工集资97.6万元,学校自筹65.5万元,临街破墙修建了两幢三层单面综合楼(建筑总面积为2460平方米)。
2004年8月学校筹资18.2万元,修建了学校大门。
2005年8月,申请国家中小学危房改造专项资金50万元,学校自筹43.6万元新建了一幢四层单面砖混学生宿舍楼(1380平方米)。
2006年9月,由学校向社会引资99.7万元修建四层单面砖混学生宿舍楼一幢(1380平方米)。
目前(截止2008年3月31日),学校现占地19506.3平方米(292亩)校舍建筑面积10712平方米(单位自用9574平方米、外用1138平方米)其中楼房7870平方米,(外用1138平方米),砖混平房286立方米,砖木平房1587平方米,土木平房969平方米。
特招生(https://www.te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甘肃省镇原县平泉中学有哪些设施?的相关内容。
甘肃省的平泉中学,坐落在一片占地80亩的土地上,校园设施完善,总建筑面积达到4.81万平方米。绿化区域面积为7850.36平方米,为师生提供了宜人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