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大学生如何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相关的问题,今天,特招生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大学生如何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如果说找工作是一场战役,需要毕业生付出相当大的心血和代价,那么对于出身寒微的大专生们来说则无异于一场残酷的近身肉搏战。
我查阅了一些大专毕业生的就业统计数据,根据个人的经验,认为教育部高教司提供的数据比较接近真实(许多部门的统计数据经常是相互矛盾且令人生疑的),该数据显示:2001年有50%的专科生没有找到婆家;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未就业的专科生未就业的共有34.8万人,2003年,全国高校的大专毕业生的就业率跌破最低点,仅有30%暂时成功就业。
可见,在如此惨烈的战役中,能侥幸存活的大专生还真的不多,有的甚至一两年后还没就业。远的不说,以我所毕业的那个专科班为例,三十多个专科生,他(她)们绝大部分来自农村,三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到现在只有三四个人的就业情况比较好,其他人多半暂时就业且不断地换工作,生活也基本都处于糊口阶段,挣的钱只够自己日常开销和租房费用,存的钱只够再找份工作。在求职市场饱受令人寒心的冷遇,专科生毕业找工作的起点已经是相当的低,个人将来的发展自然很成问题。
我对大学教育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初衷和动机的良好表示理解,但对其所走向的方向很是怀疑。本科注重的应该是培养理论型研究人才,而专科注重培养应用型的技术人才,这是本科教育和专科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从人才的类型来看,这应该是一个金字塔式的平台,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位于塔尖,然后是专科生,高职生,中专生等则在下面,越往上走人数应该越少,社会普遍需要的是应用型实践型人才,因为不可能有那么多的人才都来搞研究。从我国大专生招生人数与本科生招生人数所成比例来看,本科生和大专生比例严重失调,本科生和专科生的人数几乎对等,而在其他很多国家,专科生的比例远大于本科生,甚至比本科生更容易找到工作。
我国大专生的就业形势怎么样呢?一个又一个例子说明,专科生就业率不仅不能与本科生相提并论,相反毕业就失业的大专生随处可见。另外的一个既成事实是很多追求高学历的人不是用来搞研究,而仅仅是为了增加找工作时的筹码,这对国家的教育资源、人力资源都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还有一个更值得深思的问题是,在我国大学毕业生当中,专科生和本科生的能力究竟有多大的区别?专家解释大专生就业难的惯常说法就是,专科毕业生既缺乏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又缺乏熟练的专业技能。我不否认,但这只是现象,而不是根本原因,我要问的是,什么造成了专科生缺乏知识的深度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呢?
在教育产业化的今天,不少大学都在不断地扩招,却并没有认真考虑专科和本科的根本区别所在,在培养模式上专科往往只是本科专业在内容和学时上的简单压缩。很多大学里同专业专科生和本科生前两年半开设的课程和教材完全一样,平时也都是在一起上专业课和公共课,甚至考卷也相同,惟一不同的是本科生毕业前半年增加三到四门课程,时间上比专科生多学五个月。所谓的知识广度就在这里吧,但知识深度值得怀疑,稍有学习常识的人都知道,五个月学三四门课程并不是件容易事。
在大学呆过的人也都知道,大学老师讲课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串讲,而串讲是怎么回事呢?就是将课程中的重点(也是考试重点)挑出来讲讲,然后大家自己回去看,到时参加考试就行。可见,专科生和本科生的能力相差其实并不大,但就是这短短的五个月,造成了本科生和专科生在找工作时所受待遇的天壤之别!

专业就业排行榜
麦可思公司《2010年度大学就业能力排行榜》。麦可思公司是《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的唯一撰写单位,2010年麦可思按照专业类、薪资类、职业和行业类、满意度类、就业与教育公平类、地区类、高考志愿填报类7个不同的专题,对大学、专业、职业、行业等进行了系列的排名。 前十名分别为:
地质工程 金融工程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 学前教育 石油工程 医学影像学 采矿工程
油气储运工程 物流工程 更多详情资料请参考一下面得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特招生
大学毕业生收入排行
特招生(https://www.te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大学毕业生收入排行的相关内容。
近日,中国教育发展论坛公布了全国88所大学毕业生的薪资水平。
1.中国地质大学:4980元(以地矿、珠宝类为主,毕业生主供石化勘探、珠宝相关企业,起薪4000元以上)。2.
电子科技大学:4500元(以电子通讯类为主,毕业生主供电子通讯如电信、网通等企业,起薪3500元以上)。3.
中央财经大学:3800元(以财经类为主,由于背景雄厚,大部分毕业生进入国家相关部门,起薪3000元以上)。4.
中央戏剧学院:3765元(以戏剧演、导为主,由于商业介入强势,灰色收入早已倍超工资,起薪3000元以上)。5.
复旦大学:3700元(以出国留学加创业为主,由于上海的西化过度,以进入外企为主,起薪3000元以上)。6.
北京外国语大学:3690元(以培养
翻译人才为主,排名第六位实属委屈,不含同声传译部分,起薪3000元以上)。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3685元(以培养科研人才为主,院士众多,背景雄厚,一般都进科研院所,起薪3000元以上)。8.
西安交通大学:3620元(以培养综合高素质人才为主,适应能力强是传统特色,趋向多元,起薪3000元以上)。9.
上海外国语大学:3600元(以为外企培养翻译为己任,在国外很火,在国内备受指责,起薪3000元以上)。10.
上海交通大学:3520元(以培养外企职员为己任,毕业生很少待在国内企业,高收入低贡献,起薪3000元)。
北大、清华跌出前十
北大、清华毕业生实际收入稳居第一、二位,但由于调研对象只提供了基本月薪,不含占据北大、清华毕业生实际收入大部分的浮动工资、补贴及奖金,所以导致其跌出本排行榜前十。(
清华大学毕业生3167元排19位、
北京大学2833元排27位。
陕西还有五所学校上榜
在本次排名中,陕西省的高校除了西安交通大学进入前十以外,前88名内还包括以下几所陕西高校:2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723元;35.
西北工业大学:2352元;51.
西北政法大学:2012元;66.
西北大学1760元;68.
陕西师范大学:1750元。
排行标准不包括奖金等
本次排行以传统意义上的工资做为薪资排行标准,不包括奖金、补贴、福利以及灰色收入及其他收入;以本次调查12475份调查问卷为排行对象,存在+/-7.8%的误差。
以上就是特招生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特招生。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特招生:
www.tezhaosheng.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